湖南玉辉绿色生态农业(湖南宇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)

  • 时间:2025-04-09
  • 浏览量:13次

农用地膜残留造成的耕地环境污染不属于农业面源污染。

农业面源污染。化肥、农药、地膜的过度使用,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残留。禽畜饲料中含有铜、锌、砷等添加剂,长期使用禽畜粪便作为有机肥也可造成土壤污染。垃圾围城、围村,污染土壤。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转变理念,建立生态文明考核体系。

水源地库区年农膜覆盖232万亩,农膜使用量704t,按平均残留率88%计算,每年残留地膜439t。残留在农田中的农膜难以分解,影响耕作,少部分分解物释放出有害物质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 3 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量逐年增大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,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,畜牧养殖业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。

防治土壤污染。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, 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, 使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的新农药,推广病虫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,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、生产技术生态化、生产过程清洁化、生产产品无害化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。

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有:导致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降低。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。影响大气环境质量。危害人体健康。进入土壤的污染物,因其类型和性质的不同而主要有固定、挥发、降解、流散和淋溶等不同去向。重金属离子,主要是能使土壤无机和有机胶体发生稳定吸附的离子。

在机制上,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市场主体少,市场培育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,制约了社会资本、企业主体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。为此,廖西元认为,要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。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。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、耕地休耕轮作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制度。

当前,我市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,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,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,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。因此, 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, 对于促进农业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, 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